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学院动态

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,让职业教育真正“香”起来!

更新时间:2023-03-19

       如何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,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?今年两会期间,多位代表委员和专家纷纷建言献策。

  

 

有效贯通
搭建人才成长“立交桥”

       “社会发展既需要爱因斯坦,也需要鲁班。”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原副校长刘景忠认为,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,这恰好与人的天性禀赋差异相吻合。
       从国际经验来看,大多数国家在初中后、综合中学阶段或高中后都进行分流。“至于是在初中后分流,还是在高中后分流,就要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了。”刘景忠说。
       全国政协委员、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郑亚莉认为,要探索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、高等职业院校与大学本科课程互选、学分互认、学籍互转、双向流动的可行路径与政策支撑,为人才在不同教育类型之间相互流动奠定基础。
       “加快完善‘职教高考’制度,畅通职业教育升学深造渠道,通过扩大职业本科、应用型本科在‘职教高考’中的招生计划,使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升学方面享有更多的机会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湖北省武汉市旅游学校教师马丹建议。
       全国政协委员、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则认为,应该重新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布局,从办学定位着手进行全面改革,由以就业为目标设置专业、课程、教学内容,改为宽口径、对应高校专业大类设置专业,课程和教学内容也以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公共基础课、专业基础课服务为主。
产教融合
增强人才培养适切性

       “产教融合既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基本遵循,也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,更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要抓手。”郑亚莉建议,要有力促进教育链、人才链与产业链、创新链有机衔接。
       “学校是现代工厂的课堂,现代工厂是学校的实训基地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郑州轻工业大学校长魏世忠强调,要打通企业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壁垒,让企业成为学校教学的载体。
       针对产教融合中“学校热、企业冷”的问题,全国政协委员、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仁祥建议,通过激发企业参与热情,推动政策落细落实,推动关键领域改革。他强调,一要明确改革试点项目可以营利,在产业学院、培训中心等校企合作的改革试点项目中,应允许校企双方根据约定的合作协议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。二要支持试点和容错,支持职业院校通过二级学院、产业学院进行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,建立试点的容错机制。
转变观念
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

       如何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?全国人大代表、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教师孙晓颖建议,开展职业体验教育,通过标准化构建职业教育基地、系统构建职业体验教育课程、科学构建职业体验师资队伍,推动职业教育资源面向基础教育开放,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、劳动观和人生观。
       郑亚莉在调研中发现,职校生的薪资待遇与本科生仍存在一定差距。郑亚莉建议,加快建设政府重视技能、社会崇尚技能、人人享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。要采取措施,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,弘扬劳动光荣、技能宝贵、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。
       “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,就必须要凸显类型教育特征,既要畅通职校生发展通道,也要进一步‘铺设’好与普通教育不同的赛道。”刘景忠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未来充满信心,“把‘劳动光荣、技能宝贵、创造伟大’落到实处,职业教育的春天一定会来。”

 

 

新华电脑教育
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可能

       职业教育的春天已经到来,职业教育的利好越来越多,职业教育的世俗观念正在被打破,职业教育,给了更多孩子公平的学习机会!

 

 

       职业院校和普通高中,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,普通高中注重文化课程的传授,而职业院校更注重技能的培养。判断一个学校是否适合孩子学习,要看学校的硬件设施、是否有实训基地、是否有企业入驻,是否有强大的校企办学实力等,这些都是考核的重点!校企合作、产教融合,才能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,理论与实战深度融合,掌握真正实用的技能。
       新华作为技能人才培养院校,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会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有关政策,以就业为导向,创新专业升级,深化产教融合,打通升学渠道,坚持立德树人,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培育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,为社会培养更多大国工匠、能工巧匠。 

0